猗欤新命——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名人墨迹文献专场

1326 | 茅盾致叶君健信札 镜心

茅盾致叶君健信札

Author: --

Size: --

Signed and dated: --

Estimate:

Final Price: RMB 180,000



茅盾(1896-1981)
原名沈德鸿,笔名茅盾、郎损、玄珠、方璧、止敬、蒲牢、微明、沈仲方、沈明甫等,字雁冰,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、文学评论家、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。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,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。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,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,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,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、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。他的代表作有小说《子夜》《春蚕》和文学评论《夜读偶记》。1981年3月14日,茅盾自知病将不起,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,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。
叶君健(1914-1999)
中国作家、翻译家、儿童文学家。湖北黄安(今湖北红安)人。民盟成员。193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。1938年在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政治部第三厅从事国际宣传工作,同年参加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。在香港主编英文刊物《中国作家》,任重庆大学、中央大学、复旦大学教师。1944年应聘赴英任中国抗战情况宣讲员,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欧洲文学研究员。1949年归国,历任辅仁大学教授,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,《中国文学》副主编,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,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主任,中国民盟中央委员,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,全国第五、六、七届政协委员。
君健同志:
来信及《林家铺子》译稿都收到了,关于插图,《考考妈妈》可以不用,《第一个成品》也不见怎样出色,我想:对外的英文《中国文学》所用的插图,原则上,第一,是要用民族形式、民族风格的;第二,现代作品如明确有特色,便不轻易多用;第三,油画及水彩画、木刻等,必须选技术上站得住的(例如,政治意义好而技术差,人体的比例不对,手指画肿了……等,就要慎重考虑了。我认为内容虽好而画的不好,还是不应该采用的)。我们的木刻(现代),比较水平高,我建议也选用木刻,每期用一二张,如果按照下列办法去选材料,想来不至于怎样困难,因为我们每年只有四期,这办法是:
一、古代的直至清代(例如《夜宴图》);二、古代工艺品(从青铜器到景泰蓝);三、现代的(中国画、木刻、水彩画、油画)。以上三类,不必每星期都有。
关于短的现代作品,每期总得有一点,此中包括短篇小说、报告文学等等。最近,我看到有一些短篇,觉得还好,可以考虑采用。这些是:
一、《战斗》中间的三个短篇——《女电话员》、《无畏的勇士》、《一个朝鲜的乡村女教师》,《战斗》是姚锦、李克异合写的短篇集,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。
二、《人民文学》十月号,菡子的《在观察员的位置上》,十一月号,李若冰的《陕北札记》。
以上,《战斗》中的三篇(考虑用一二篇),和菡子的一篇都是反映朝鲜战争的。李若冰的那篇,则是反映中国建设中的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。李这一篇稍长,篇中有些句子是多余的,可略加删节。
明年四月一日出版的一期中,希望能加点反映新中国的战斗和建设的东西,短篇请考虑把上面说的那几篇选定三篇译出来。
《林家铺子》译文,《新观察》一本,《第一个成品》印样一张,均送还。
敬礼!
茅盾
十一月十三日下午
《林家铺子》译文,很好,有点小疑问,我用红笔在译稿上标了出来了,请斟酌,特别是译稿第六页的那一句,请斟酌。
备注:1.《林家铺子》是茅盾于1932年6月发表的,当时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。《林家铺子》和《春蚕》描写的都是1932年“一二八”上海战争前后的动乱生活。“一二八”后,茅盾曾经回到故乡小住。在那里,他亲眼看到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魔爪,已经将农村经济推入破产的境地,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的炮火更加速了它的崩溃。原先曾经是相当富庶的江南农村及小市镇,呈现出一片萧条的凄惨景象。这些都给茅盾留下深刻的印象,并且由此创作了小说《林家铺子》。
2.姚锦,原名姚锦凤,1925年生。父亲姚震1925年(民国十四年)任司法总长、大理院长。姚锦1939年入辅仁中学,1944年入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。新中国建立后,到北京市文委做编辑工作。后在北京市文联《说说唱唱》编辑部任编辑,在《北京文艺》编辑部任小说组组长。1952年与著名作家李克异(袁犀)结婚。曾著有小说《幸福》和散文《假日》,发表于《人民日报》文艺版。小说《幸福》后被苏联《火星》文艺刊物转载。1959年与李克异一起离京赴穗,在广东珠江电影制片厂编辑室任编辑,参加创作了《英雄诗篇》,当年曾获文化部奖。1983年离休后,最主要是办两件人生大事:一是和六兄姚依林的“百夕谈”;二是为李克异整理编辑旧作。
3.李克异(1919-1979),小说家。原名郝维廉,笔名袁犀、马双翼等。辽宁沈阳人。青年时代流亡到北京,参加中共地下党活动,同时开始创作,以袁犀为笔名,发表小说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,当时很有影响。1947年参加土改,发表了以土改为题材的小说《网和地和鱼》等。建国后,任《人民铁道报》特派记者,后到工人出版社、珠江电影制片厂等处工作。晚年创作了长篇小说《历史的回声》,描写了19世纪末东北人民反抗沙俄统治和压迫的斗争,风格独特,具有浓厚的乡土味。主要著作还有短篇小说集《泥沼》《森林的寂寞》《时间》《红裙》,长篇小说《贝壳》《面纱》,以及散文随笔《晚晴集》,电影文学剧本《归心似箭》。
4.李若冰(1926-2005),1926年生于陕西泾阳,中共党员。12岁就加入八路军。1945年毕业于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。1938年参加延安抗战剧团,后历任中央宣传部助理秘书,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,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,中国作协西安分会专业作家、副主席兼秘书长,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,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,省文化文物厅长,省作协党组书记,陕西文联主席,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,第五、六届名誉委员。陕西省第六届人大代表,陕西省第七届党代会代表、省委委员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。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文学创作一级。1993年曾获青海石油文联突出贡献奖。